初夏的黄滩镇汪山村东湾,晨光微露中一声犬吠惊醒了邻里平静。
2025年4月24日清晨,村民汪艾林与兄长汪仁华因家犬被误伤引发激烈争执,兄弟二人从口角升级至肢体冲突,围观村民紧急拨通了汪山村委会的连心热线。
一场由“三户”工作法牵引的基层治理实战就此展开……
智慧中枢联动,快速响应化干戈
7时15分,汪山村委会接到报警后,村辅警汪志强通过“平安驿站”移动终端,将现场视频同步至黄滩镇智慧综治中心180寸指挥大屏。
镇综治中心立即启动“汇研交办处”响应机制,5分钟内集结黄滩派出所民警、司法所调解员及驻村律师,联动汪山村“两委”组成工作专班。
通过72路高清摄像头回溯现场轨迹,结合村级矛盾数据库调取兄弟二人既往关系档案,专班迅速锁定“亲情裂痕修复”为化解核心。
亲情调解破冰,法理交融止纷争
“打断骨头连着筋,老汪家的族谱上可记着你们同根同源!”在汪艾林家院中,村党支部书记汪中元展开泛黄的族谱,以家族百年和睦传统叩击当事人心门。
与此同时,专班兵分两路,司法所所长陈维林向汪仁华详解《民法典》中动物损害责任条款,派出所民警用执法记录仪回放冲突画面,指出持械行为的法律风险;网格员厉娟娟则驱车到火车站接回从河北邯郸赶赴回乡的侄儿,让新生代以亲情纽带弥合代际鸿沟。当汪仁华看到弟弟珍藏的童年合影时,眼眶泛红:“为条狗伤了几十年兄弟情,糊涂啊!”
“三户”连心践初心,“枫桥经验”焕新彩
经过8小时法理情交融的调解,当晚19时,兄弟俩在祖宅门前握手言和。
汪艾林主动炖好家养土鸡邀兄长共进晚餐,汪仁华则承诺为弟弟新建狗舍。“原以为要闹上法庭,没想到半天就解开了心结。”围观村民汪大爷感慨。
这场纠纷的化解,正是黄滩镇“三户”工作法的生动注脚——通过“户户建档”精准画像、“户户走到”感知民情、“户户包联”凝聚合力,实现91%矛盾村级化解率。
应城市黄滩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陈攀在指挥中心全程督战,看着大屏上跳动的“2025年第17周矛盾化解100%”数据感慨:“每场纠纷都是检验治理能力的考场!”如今,黄滩镇正以“20分钟响应圈”“亲情调解八步法”等创新机制,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田野乡间绽放新彩。
夜幕下的汪山村东湾,兄弟院落飘出久违的笑语,综治中心大屏又亮起新的数据跳动——那是万家灯火平安幸福的密码在续写。
(来源:应城市黄滩镇 通讯员:李游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唐会军 终审核发:谢进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