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按照应城市委、应城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做大做强“2+1”主导产业集群,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两区一地一中心”、全力打造孝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需要从理论上认识其内涵,意义和路径,用科学理论指导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此,政协委员张建华提出了相关提案。
应城市政协委员 张建华:“当前,我市以‘2+1’主导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链较为完整,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很有必要。为此,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我提出了‘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建议’的提案。”
主持人杨梦迪:您好,应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是如何认识和开展提案办理工作的呢?
应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严建业:“政协委员的提案为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讨论研究提案委员的意见建议,定期与委员见面会商,细化落实举措,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责任人,确保提案办理工作有效落实。”
主持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做了哪些工作?”
应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严建业:“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产业转型、企业培育、数实融合等多层面协同发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新型工业化大会,会上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2+1’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上半年,应城市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45.3亿元,同比增长7.2%,较去年同期增幅提升9.6个百分点。三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2+1’主导产业,市经信局加快推动现代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发展、新能源产业倍增突破。我市‘2+1’主导产业总量不断壮大,投资后劲持续增强。四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市经信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今年新增1家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总数达到5家,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两化融合企业18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6家。五是促进各类企业竞相发展。今年以来,我市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广盐华源等4家企业成功获批2024年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都化工、回盛生物等5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实现零的突破。”
应城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全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向‘新’而行,以‘质’逐远,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应城宏宜科技气化事业部副部长 张驰:“公司聚焦国家战略和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年产40万吨合成氨绿色改造升级项目。项目自去年4月投产后,我们的合成氨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整体年均成本费用可减少3.89亿元。”
云图控股应城基地行政总监 谢建伟:“云图控股应城基地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包括70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装置、100万吨复合肥项目等八大分(子)项目。目前,30万吨轻质碱改重质碱项目已于2023年正式投产,精制盐卤水净化项目一期也已建成投产。预计明年下半年,整个项目将陆续进入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阶段,并在明年底全面竣工投产。”
应城市政协委员 张建华:“这个提案提出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我对这个提案的办理非常满意。”
(来源:应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记者:杨运涛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陈梦宇 终审核发:董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