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应城市教育局安全办公室逐一打电话,叮嘱各学校端午节后师生返校时,收齐包含防范学生溺水告家长书,家长(监护人)签字签收,学校统一留存回执。
5月中旬开始,应城市教育部门集中组织开展2022年夏季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落实防溺水各项措施,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
全面部署抓落实
6月2日,应城市教育局召开“安全生产月”工作部署会,学习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措施,就防范学生溺水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落实学校教育责任、压实部门宣传责任、夯实地方包保责任,扎实专项督查责任,明确重点时间、重点对象、重点途径、重点内容“四个重点”,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多途径、广覆盖式防溺水教育。
5-10月是防溺水重点时段,周末、节日、暑假学生离校前学校突出开展防溺水教育。重点对走读学生、留守儿童开展防溺水教育。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不间断开展防溺水教育。力争做到防溺水“六不”教育校内外全覆盖,教育幼儿园、小学生不要戏水;初中生不到陌生水域、不在没有监护人陪同下下水;高中生掌握必要自救急救知识,不盲目施救,各有侧重因年龄层次学生全员教育。
应城市委宣传部、应城市教育局、应城市融媒体中心开展广泛宣传,播放教育短片、公益广告、重点推送防溺水、智慧救援等方面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布警示信息,开展警示教育。
以乡镇为单位,对辖区水域实行包保。树立防溺水警示标识、设置防护栏、安全隔离带等。据统计,2022年全市河、湖、塘堰新设立警示标识450多处,悬挂防溺水横幅500余条。以湾组为单位,村干部、志愿者上门发放防溺水宣传单40000余份。
由应城市教育局牵头组建防溺水督查专班,每周对2-3个乡镇开展督查或工作回头看,形成督查常态。实地查看防范措施、隐患排查落实等情况,现场反馈问题清单,限定整改时间。
全部排查除隐患
5月下旬以来,市学校及周边安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动协调,对接乡镇党委、政府,采取明查暗访、“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市防范学生溺水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
应城市教育局与宣传、水利、应急、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开展各类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警示标识和防护救护设施设备,建立重点水域巡查机制。对重点水塘、渠道、人工湖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摸排,对缺少警示牌、护栏破损的情况进行整改、完善,确保把防溺水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及时劝返在水域游玩的青少年和儿童20余人。
全员参与强意识
应城全市各学校召开预防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强化对防溺水工作的认识。
各校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防溺水“六不”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远离危险水域。
举行专题家长会,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监护责任,对孩子行踪做到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内容。
实行防溺水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镇、村、组及学校、年级、班“两线包保”工作机制,做到“重点群体有人监管、重点时段有人值守、重点水域有巡逻警示”。
积极调动入党积极分子、平安志愿者、党员干部及学生家长积极性,参与重点时段、危险水域巡查巡逻。
各中小学校重点对农村留守儿童等学生群体及其家长(监护人)做好防溺水提醒。
应城教育局向全市家长、中小学生倡议——“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应城拥有大富水、汉北河两大水系,是一个多湖泊、多水库、广水域的县级市,防溺水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坚持不懈宣传教育、排查整改、联防联控等。
“只有织密织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网。实行‘全面部署抓落实、全部排查除隐患、全员参与强意识’的‘三全’工作总基调,才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每个受教育家庭的幸福安康。”应城市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王杰说。
(来源:应城市教育局 通讯员:周文彬 卢伟涛 一审编辑:程国辉 二审校对:龚惠蓉 终审核发:胡应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