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栏目: 南垸良种场:沃土掘“金”谋振兴

近年来,南垸良种场依托自身优势,汲取群众智慧,发展藕、蟹、虾等特色种养模式,如今逐渐向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成为助农增收新产业。

南垸良种场,地处应城最南端,与汉川市接壤,三面临水,四季分明。这里,土地肥沃,人们更是不拘泥于水稻种植。鹭鸟飞过,荷叶田田,南垸河岭村藕田里,新的丰收值得期待。

南垸良种场莲藕种植大户 吴三明:我是南垸种植莲藕的种植户,今年的莲藕的长势还可以,5月份的时候气温有点低,长得慢一点,现在到了6月中旬的时候气温高,现在的藕长的喜人,确实长的可以,有没有发病,还蛮好。

之前,吴三明是个种稻“好把式”,但他发现,仅仅种植水稻,收益很难更进一步。吴三明心里盘算着南垸水充足,泥厚,宜于种植莲藕,于是,他在种好稻的同时尝试加入莲藕种植,增加土地效益。

南垸良种场莲藕种植大户 吴三明:预计9到10月份开挖,就是我们初步预计亩产在3000斤左右,价格在两块左,一亩田卖的6000多块钱,成本差不多3000。

吴三明的打算与南垸的发展基调契合,南垸良种场因势利导,在5个分场、3个村推广莲藕种植,支持建立莲藕农业生产合作社,目前已形成面积达1.5万亩,莲藕种植逐步向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成为助农增收新产业。

南垸良种场水资源丰富,适合毛蟹、小龙虾养殖。在西苑村,河南信阳籍养殖大户杨志明的妻子王女士正在承包的百余亩毛蟹池旁喂食投料。

南垸良种场毛蟹养殖大户杨志明的妻子 王女士 :去年产了2万斤左右(毛蟹),去年卖了30多万,利润有大几万块钱,这个投资有点大,今年产量要高一点,肯定要好一点。

杨志明只是南垸毛蟹、小龙虾养殖群体中的一分子。据介绍,南垸从事该行当的大户已达到20余户,养殖面积逾3000亩。为了改善水产养殖基地生产条件,南垸良种场投资近200万元,协调解决水、电、路等实际问题,着力为养殖大户创造发展环境。预计今年毛蟹、小龙虾产量可达到37.5万公斤,实现产值1500万元。

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当下,南垸正着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实现土地整体流转,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南垸良种场还依托群众,搞好生产生活环境,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迈进方向,在做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叫响南垸藕、蟹、虾品牌,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作者: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