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为期两天的首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在武汉圆满落幕。省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了101张湖北地理标志名片,应城糯米等孝感市各县市区9个地方特产上榜。
蒸煮熟透后的晶莹剔透的糯米粒
“湖广熟,天下足”。应城市坐拥全省最大的糯稻生产基地。应城糯米拥有悠久的种植生产历史。其糯米酿酒更是享誉鄂中,古称糯酒为“绿蚁”,本地俗称“佛子酒”,是上贡的佳品。唐代诗人李白当年慕“佛子酒”之名到应城汤池,留下“醉卧灵泉”的文林佳话。
应城人对糯稻的种植情有独钟,千百年来,当地农民一直以糯米制作麻糖、米酒、元宵、糍粑、阴米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副食品,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应城糯米粒大、扁长、饱满,其粒长7mm,宽为2.3mm。单粒比重较轻,外观乳白,白度高,色似珍珠、柔和逗人。闻名全国的绍兴黄酒和孝感米酒在生产过程中,用其作原料,浸泡时间只需10个小时,蒸熟后香味四溢,沁人肺腑,口感甜绵,冷食无硬粒、残渣。发酵后,用手将糟捞取攒于手心捏团,让汁液流出,再将饭团置于米酒中,米饭能吸汁还原,如先前一般饱满,饭粒不烂。
刚刚脱粒出来的糯米
近年来,应城市有计划开展全市12个重点乡镇糯稻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全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近亿元,专项用于糯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糯稻生产补贴,为发展糯稻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应城已建成3300公顷核心示范区2个,糯稻无公害生产率达到100%。
田间地头 长势喜人的应城糯稻 谷粒饱满 穗大颗圆
近年来,应城市政府每年拿出数十万元资金,补贴农户选用良种,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糯稻品质得以大幅提升,商品率高达99.3%。糯谷口感好、出酒率高,在市场上颇受青睐,成为五粮液、沱牌等国内酒业巨头的首选原料。为满足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当前糯稻种植规模正有序扩大。据介绍,糯稻生产已由过去的分散布局到集中连片,由单一中糯到早中晚糯复合生产。
目前,应城市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5家,其中专业从事糯稻加工的企业多达20家。以丰江、瑞琪、超禾、杨河、富水河等企业为骨干,组建5家糯稻联合加工集团。这批企业按照生产标准、产品包装、糯米品牌、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五统一”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壮大产销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地理标志是区域形象名片。此次公布的101个地理标志项目,作为湖北地理标志名片参与了品牌培育实训营,最终决出了10个金奖、10个银奖、81个优秀奖。
据悉,孝感其他各地上榜的8个地方特产为孝感米酒、孝昌血桃、孝南朱湖糯米、大悟绿茶、云梦鱼面、孝感早蜜桃、安陆南乡萝卜和白花菜。
来源:应城网 作者:程国辉 (编审:程国辉)
请输入验证码